候選人為什麼對這些細節這麼注意呢?如果時間回到1960年9月26日,當時7000萬人收看人類第一次電視轉播國家領導人的辯論會:尼克森與甘迺迪總統大選辯論。肢體語言專家Joe Navarro表示,當時從收音機聆聽辯論的人,都認為尼克森贏了;然而,收看電視轉播的人卻一致評定甘迺迪才是贏家。
根據學者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,人際交往的溝通訊息效果55%來自肢體動作(別人所看到的),38%來自聲音腔調(說話的方式),7%來自談話內容。Judee Burgoon等人研究注重資訊傳遞的溝通效果,發現53%來自談話內容,32%來自肢體動作,15%來自聲音腔調。不管是初次見面的人際溝通,或是注重資訊溝通的人際互動,別人所看到的「視覺效果」與人們「怎麼說」,往往比「說什麼」還重要。
其實,肢體語言也與說服力有很大的關係。就候選人的舞台「位置」而言,研究人員認為,人在觀察一群人時,會自然衍生一種基本的經驗法則,就是重要人物都會站在中間,他們並把這種現象稱為「舞台中央效果」。就「握手」而言,理想的握手讓對方感到溫暖、友善與積極,透過握手的肢體接觸也能傳遞支配或服從的意圖。至於肢體接觸的「拍背」,證據顯示,一般人都會覺得觸摸者的地位高於被摸者。輕輕碰觸他人,給人一種地位崇高的觀感,也讓女性覺得男性較有魅力。
生活中的非語言溝通,即使只是漠然不關心的表情,也是在傳達一種訊息。面試的時候,一個錯誤的訊息,可能會失掉一個工作機會;一個笨拙的文化訊息,會搞丟一個跨國交易機會。下次說話的時候,請留意你先伸出哪根手指。還有,職級低的人,在職場中不要隨便拍別人的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