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報12月6日一則外電消息,報導澳洲一家電台的男女主持人,在節目中打電話偽裝成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聲音,探問王妃凱特害喜狀況,值班的護士受騙上當。研究人員在一項實驗中,撥打了22通電話給分佈各科的護理站,自稱為醫院醫師,指示電話中的護士對某一病患施打一種管制藥品。護士有下列充分理由反對,包括電話傳達,違反規定;該藥劑尚未核可,也不在病房藥劑名單上;劑量超過安全用量;以及護士不認識該醫師。實驗結果,只有一位護士拒絕要求。面對「醫師」(權威人士)的指示,護士就卸下「專業醫療人員」的身分,直接以自動順服來作反應。
人們仰賴專家指出一條明路。我們從小被灌輸服從於權威(雙親、師長、警察、政治人物等)是值得的。現實生活中,人們需要專家與權威人士(醫師、律師等)的意見。研究指出,我們與權威人士講話時,戒心會降低,肢體語言、說話模式都顯得較為順從。這時候,我們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、更容易被說服、也更容易受到他人主導。1960年代,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主持「米爾格倫實驗」,實驗的動機是想了解與測試屠殺猶太人的納粹黨徒與其追隨者,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純的命令服從者,還是真的是大屠殺的凶手。結果令世人震驚,因為有高達72%的正常人會服從權威命令,做出違背人性的行為。法國導演Thomas Bornot的紀錄片《電椅大風吹》,模仿「米爾格倫實驗」,結果是81%的參賽者會執行電人到最後。即便如法國文化從小鼓勵大家獨立思考,多數人還是會服從權威者。美國聯邦航空署失事調查員發現一個事實,往往機長作出明顯的錯誤決定時,其他飛行員沒有適時提出糾正,最後導致飛機失事。問題在於飛行員抱持「專家說得準沒錯」心理,沒能意識或回應機長致命的錯誤決定。
(原為一場惡作劇,但後來引發悲劇,被騙的護士後來自殺身亡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